<tr id="5fvop"><strong id="5fvop"></strong></tr>
  • <td id="5fvop"><ruby id="5fvop"></ruby></td>

  • <acronym id="5fvop"><label id="5fvop"></label></acronym>

      <table id="5fvop"></table>

      2022年寧德市經濟增長穩中提質

      來源:寧德市統計局 發布時間: 2023-02-02 19:13
      加大字體 縮小字體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

        2022年,面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、新冠疫情多發散發等多重超預期因素,全市上下堅定信心、積極應對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面落實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重要要求和“提高效率、提升效能、提增效益”行動部署,經濟運行穩定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,穩定保持了全省領跑勢頭,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8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,其中地區生產總值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、進出口總額、實際利用外資等6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首位。

        一、三大產業協調發展 

        初步核算,全市生產總值3554.62億元;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10.7%,增幅連續四年位居全省首位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386.41億元,增長3.5%;第二產業增加值2048.60億元,增長15.1%;第三產業增加值1119.61億元,增長6.1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2021年的11.7:54.7:33.6調整為10.9:57.6:31.5,其中工業化水平首次突破50%,達到51.1%。

        農業生產平穩增長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91.38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3.7%。分行業看,農業產值259.39億元,增長5.1%;林業產值34.26億元,增長6.6%;畜牧業產值41.18億元,增長10.4%;漁業產值343.19億元,增長1.6%;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13.36億元,增長4.8%。主要農產品實現增產。糧食總產量48.1萬噸,增長0.8%;蔬菜產量108.46萬噸,增長4.6%;食用菌產量21.84萬噸,增長5.6%;水果產量63.84萬噸,增長3.7%;茶葉總產量(干毛茶)12.68萬噸,增長7.2%,特別是白茶產量5.54萬噸,增長16.2%;水產品產量107.23萬噸,增長0.7%,其中,海參3.54萬噸,增長49.3%;豬肉產量9.24萬噸,增長15.5%;生豬出欄115.64萬頭,增長14.7%。農業生產提質增效。新增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45個;新增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3個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件、“三品一標”157個。

        工業增長支撐有力。全市工業增加值1817.79億元,同比增長18.3%,拉動全市經濟增長8.4個百分點,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9.1%。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.6%。主導產業貢獻突出。鋰電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車、不銹鋼新材料、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,增加值同比增長31.5%,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02.7%;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2.9%,同比提高4.6個百分點。其中鋰電新能源產業增加值比增44.3%,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.3個百分點;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33.0%;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13.5%。蕉城時代、福鼎時代等一批龍頭項目建成投產,寧德動力電池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;不銹鋼新材料產業園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;首款全球車“名爵·木蘭”熱銷20多個國家。民營工業拉動有力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37.1%,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13.5個百分點,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103.4%,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.4個百分點。高技術產業增長強勁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.1%,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達83.6%;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54.2%,同比提高4.3個百分點。企業效益穩步提升。1-11月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211.22億元,同比增長41.9%;實現利潤總額449.0億元,增長69.4%,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9.1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服務業加快發展。全市服務業增加值1119.61億元,同比增長6.1%,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0.0%,拉動全市經濟增長2.1個百分點。其中,增長較快的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7.0%,拉動GDP增長0.9個百分點;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.0%,拉動GDP增長0.7個百分點。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219家,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1.79億元,比增28.9%。漳灣臨港物流倉儲、寧德市水陸聯運中心一期、寧德國際物流中心一期等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,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6847.39萬噸,增長8.9%;集裝箱吞吐量16.73萬標箱,增長9.2%。全年接待游客4100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360億元。

        二、需求動力穩中有進 

        消費市場持續復蘇。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1.43億元,增長3.6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3個百分點,增幅進位至全省第五位。其中,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11.0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.5個百分點;限額以下零售額增長2.3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2個百分點。大宗商品零售增勢良好。限額以上汽車類零售額23.67億元,同比增長12.3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.1個百分點;占全市限上零售額的16.2%,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長2.0個百分點。其中,新能源汽車增長202.8%;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9.4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.5個百分點,占限上零售額比重達27.1%,拉動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長4.9個百分點。線上交易較快增長。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零售額30.37億元,同比增長41.0%,增幅高于去年同期42.9個百分點,拉動全市限上零售額增長6.7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外貿外資快速增長。全市進出口總值1292.8億元,增長42.5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.9個百分點。其中出口總值994.8億元,增長65.7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.4個百分點;進口總值298.1億元,下降2.8%。此外,全市實際利用外資0.55億美元,增長157.8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6個百分點。 寧德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,漳灣作業區正式對外開放。

        三、經濟增長質量穩步提升 

       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。助企紓困政策有效落實。2022年,全市辦理減退緩稅降費85億元,發放紓困貸款41億元,解決企業用工需求5.5萬人。全面打響“寧德服務”品牌。完成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用融資平臺建設,完成市縣“多規合一”平臺整合,102個自建信息系統數據實現全量匯聚?!耙患隆奔商撞头崭母锢塾嬐瞥?29項,“一網通辦”比例達90.2%,“一趟不用跑”比例達90%。

        金融信貸支持明顯增強。12月末,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676.31億元,同比增長29.8%,居全省首位。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414.53億元,同比增長23.7%,居全省首位。其中,人民幣短期貸款757.96億元,增長26.3%;人民幣中長期貸款2381.33億元,增長22.3%,占人民幣貸款余額的比重達71.7%。普惠金融加快發展。我市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,3項創新成果入選全國典型案例。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500.74億元,增長29.5%。

        用電和稅收高度匹配。全市累計工業用電量215.24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4.2%,增幅居全省首位。企業增值稅開票金額11183.59億元,增長39.5%。其中工業開票金額8191.24億元,增長59.5%;服務業開票金額2150.13億元,增長28.3%。

        四、民生保障更加有力 

       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。全體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473元,增長6.4%,增幅居全省第三位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4個百分點。按常住地分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49元,增長5.3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1個百分點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02元,增長8.6%,增幅居全省第二位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0個百分點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.85,比上年縮小0.06,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。

        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。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到272.7億元和167.45億元,同口徑增長15.2%和16.4%,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81.78億元,同比增長11.1%。其中,民生財政支出297.2億元,增長11.1%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7.8%。其中,教育、衛生健康、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為83.66億元、44.14億元和53.13億元,分別增長18.1%、21.9%和15.5%,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分別達到21.9%、11.6%和13.9%,同比分別提高1.3、0.5和1.0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社會保障水平提高。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.78萬人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突破100萬人,城鄉低保標準平均提高24.7個百分點。新分配入住保障性安居工程1791套。新增養老床位1982張,新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中心11個、互助孝老食堂201個。新改擴建托幼機構20個,新增托位2156個。新辦幼兒園學位2640個、中小學學位1.8萬個。新建成醫療床位1355張。市中醫院綜合樓等11個項目建成,福安市人民醫院、霞浦縣醫院新院啟用。

        總體上看,全市經濟運行呈現“兩個穩”,同時也好于預期,但仍存在一些問題:一是投資增長乏力。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年初(1-2月)的12.8%回落到全年的-1.9%。分領域看,房地產開發、商品房銷售比較低迷。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.4%,低于全部投資18.5個百分點;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也由年初的下降15.1%擴大至全年下降42.7%。工業投資拉動力持續減弱,同比增速由年初71.4%大幅回落至全年11.7%,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力從年初28.2個百分點回落至5.2個百分點。二是部分工業傳統產業弱化。冶金特鋼、發電供電增加值增速低位運行,僅增長1.5%、1.4%;食品加工、電機電器、合成革制造、生物醫藥持續低迷,增加值同比分別下降1.6%、11.1%、10.7%、7.2%,且這四個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.4%,占比較上年同期下降1.1個百分點。三是居民消費意愿不足。居民收入增幅放緩,分別低于GDP增幅5.4和2.1個百分點,尤其居民改善型消費意愿降低,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、金銀珠寶等消費品零售額分別下降20.3%、43.2%;限上家具、建筑及裝潢材料等商品零售額分別下降44.8%、29.8%。

        雖然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,但黨的二十大戰略布局帶來的政策利好、四大主導產業激發的強勁支撐,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優化,推動消費復蘇、經濟恢復等積極因素持續積累,寧德市經濟發展韌性強、潛力大、空間廣,經濟基本面仍保持長期向好的趨勢。2023年,全市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大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攻堅年、產業載體標準化建設年、現代服務業突破年、城市品質提升年等“四個年”活動,堅持三次產業協同發力、“三駕馬車”協同拉動、市縣發展協同進步,推動經濟運行保持“兩個穩定”態勢,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。

      在线观看黄色网站